消费经济
    主页 > 期刊导读 >

收入差距对消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居民收入水平也得以显著提升。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2.08万亿元,同比上升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同比上升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同比上升8.6%。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投资和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逐渐弱化,需要进一步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而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难以提升,必然会抑制我国整体消费经济增长,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探究收入差距对消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利于充分发挥消费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文献概述

收入与消费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的热点研究主题,国内外与此相关的研究很多。Kaldor(2013)基于美国的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经济增长数据探究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此他提出了一系列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与他的研究不同,Stiglitz(2014)基于美国面板数据探究收入差距与消费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收入差距扩大有利于消费经济增长,他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收入差距较大意味着富人群体增多,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更高,从而会提升消费经济水平。傅雅慧(2019)基于消费需求的传导机制探究了收入分配差距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差距过大会明显影响我国内需,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由此她提出我国政府应该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以往学者对收入差距与消费经济增长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多数学者的研究没有考虑消费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效应、收入与消费经济增长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补充,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收入差距对消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探究的是收入差距对消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消费经济增长是本文的因变量,学术界对消费经济增长并没有明确的、统一的度量指标,很多学者使用居民消费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终消费率等。居民消费水平、最终消费率等指标侧重于反映居民的消费状况,难以准确地度量消费经济,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了整个社会零售商品消费现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整体消费状况(王建英等,2018),因此本文使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表示消费经济增长。

2000-2017年30个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使用cost。我国面积广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收入水平差异较大,此外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还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鉴于此本文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础上分东、中、西三大地区考察收入差距对消费经济增长的影响,收入差距使用城市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表示(包忠明,2018),使用inc表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得到。消费虽然主要取决于收入,但是也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水平、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田旭,2018),因此本文将这些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分别使用gdp、mar、mao、city表示,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计算得到,市场化水平数据来自于樊纲《中国市场化指数报告》,缺失年份使用均值法补充。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表2 变量平稳性检验注:★、★★和★★★分别表示10%、5%和1%水平上的显著。?

(二)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考虑到本文使用的经济发展水平、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为绝对量指标,为避免变量时间跨度和地区之间的异方差性,本文对gdp和mao进行了取对数处理,随后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如表1所示,cost的均值为0.232,说明我国消费经济增长水平较高,2000-2017年年均增速在23.2%左右;但是标准差为0.402,说明我国消费经济增长时间跨度上以及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lnc的均值为3.427,说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标准差为0.302,说明我国居民收入在时间上和区域间呈现出较大差距。控制变量方面,经济发展水平(lngdp)、市场化水平(mar)、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lnmao)、城镇化水平(city)的标准差分别0.984、0.072、0.197、0.152,说明我国30个省市在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水平、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水平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由此也说明了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