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经济
    主页 > 期刊导读 >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1 居民消费与个人所得税的关系

1.1 居民消费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关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我国消费增长乏力、消费疲弱的现状仍是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居民消费的经济来源有很多种,其中收入是大多数居民消费的基础,其中当期的可支配收入是决定人们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即居民用于消费的数额会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下面笔者利用SPSS软件,实证检验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

第一,选取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03—2012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汇总,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详见表1。

表1 2003—2012年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个人所得税情况年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个人所得税(亿元)..........0.0................4...28

第二,假设提出。样本中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在任何情况下都显著相关。

第三,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在SPSS软件中,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因变量与自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双侧检验,得到表2和表3。

表2 描述性统计量均 值标准差N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716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19..

从表3可以看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8,说明这两组数据可以用线性函数表示且相关性极高。

表3 相关性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Pearson相关性10.998显著性(双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Pearson相关性0.9981显著性(双侧)

1.2 个人所得税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关系

个税与居民收入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个税一般通过减少税费的方式来改变对可支配收入的约束,进而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由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来看(见图1),我国2015—2018年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与个人所得税以不同比例增长,即个人税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着显著线性关系。两者间的量化关系为个人所得税每变动1个单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应变动1.686个单位,即个人所得税的高低变化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高低变化。

图1 2015—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个人所得税情况

1.3 居民消费与个人所得税的关系

由上述的分析可得,个人所得税通过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这一中间变量间接作用于居民消费。即个人所得税的高低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而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2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2.1 个人所得税改革概述

2018年6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的第七次大修;并于2019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次改革将再次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由原来的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并继续优化调整税率结构与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并且提出了专项附加扣除的新政策,具体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方面;除此之外,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四项劳动性所得综合征税。

2.2 现行个税改革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第一,中产阶级扩张。李永乐(2019)表示我国以前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对我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阻碍,而此次的个税改革则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了更多的税法保护,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1]。实际上,社会消费的重要群体一直都是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相比具有较强的教育、房产与健康安全支付的偏好。本次个税改革中,免征额的提高有利于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与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更有利于促进中产阶级的社会消费比重,进而一定程度上拉动我国居民消费水平。

第二,可支配收入增加。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调整使得居民的税负降低;专项附加扣除的新政策一定程度上减轻居民在其他方面的负担,具体表现在子女教育、大病医疗、住房领域等方面的支出压力,使个税负担更加合理化;另外将四项劳动性所得综合收税。这些政策都有利于个人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促进了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