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经济
    主页 > 综合新闻 >

价值消费时代,藏着中国经济的下一个增长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严九元,作者 | 王延鹤

01

这段时间又火起来的一个词是“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在2019年就公布过中等收入群体超4亿人,到底有多少钱算中等收入?

这里不要混淆了人均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概念。人均GDP=GDP÷人口总数,而人均可支配收入才是我们通常说的收入,包括你的税后工资、投资收益、养老金等。

按世界银行的标准,中等收入要达到日收入10-100美元,即年收入约2.5-25万元人民币,区间上下限差了10倍;

2019年,国家统计局解释“4亿人中等收入”数据统计口径是:一个典型三口之家,年收入在10万-50万元。

换算一下,通常三口之家是按夫妻+孩子(无收入)来算,夫妻人均月收入要在4166元-元;如果夫妻只有一方上班作为主收入,其月收入要达8333元-元。

也就是说,月收入4166元和元的朋友都可能被划入中等收入群体中,跨度巨大。

而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每月2682元),人均GDP则是元。用人均收入÷人均GDP的比例仅为44%,在国际上是中低水平。

4月20日,清华大学发布了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报告,指出了居民收入来源单一、财产性收入偏低的问题:

“当前,国内循环畅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从居民收入水平来看,2018-2019年间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呈下降趋势,而中国企业可支配收入占比持续攀升且明显偏高。”

意思是说,国家经济增长要靠内需和消费,但老百姓的收入被高房价等因素压制了。2020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下降3.9%,占GDP的38.58%。

这创造了一个奇观——人们不是通过自己的生产(收入)被辨别,而是通过自己的消费被辨别。

很多人根据4亿中等收入的体量,判断随着中产消费者增多,会追求更高水平和质量的消费,这是消费升级。

又有人根据日本社会的发展经验,指出疫情后老百姓消费意愿降低、理性消费意识明显,是进入了“第四消费时代”,走向消费降级。

严格来说,中国是一个多层级、多分类、多区域的超大市场,消费升级和降级同时存在,并且这种动态平衡关系会长期保持下去。

你看国产手机品牌今年集体涨价,通过高价格追求高端化。而他们的淘宝官方旗舰店里,销量最好的仍是中低档位的千元机。

元气森林、钟薛高、三顿半这些新消费品牌有着大批95后忠实消费群,而很多人没喝过,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喜茶。

性价比才是永远的刚需,价值消费是当前的底色。这是一个追求高质量、降价不降质、理性消费的时代。

02

在刺激消费这一点上,中国最大的增长极还是在电商。

2020年,中国线上零售规模达到史无前例的11.76万亿。在社会总消费下跌的情况下,电商逆势增长了14.8%。

中国电商对零售业的洗牌重组,花了大概15年时间。战火落幕后,大家以为以后是淘宝、京东双头博弈的时代。

结果,拼多多依靠社交裂变从下沉市场杀出,花了5年时间。抖音、快手从短视频进入电商赛道,花了2年时间。

现在电商流量已经是一个超级红海,社交电商、内容电商、直播电商的兴起,对流量和用户时长分别进行了重组,各个平台都清醒抢夺流量是高成本、不可持续的。

阿里系虽然面对流量焦虑,但去年核心的仍然是电商业务。

在如今价值消费时代,各家电商都在向高质量发展的路线转型,未来大方向是价值电商,回归商业的本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创造价值。电商竞争也从表面的流量战,深入到模式和创新之争。

这是阿里的优势所在,其经济体生态、数字化新基建、精密组织架构,足以带动大战略的飞轮效应+履带战略。

·飞轮效应,讲的是为了使轮子转起来,初期需要投入很多,但随着轮子越转越快,要维持高速运转也更容易。

·履带战略,则是说阿里业务模式创新和迭代的不断轮动,每个时期都会有一批业务增长爆发。

阿里CEO张勇说过,“我们永远为今天而工作,为明天而投资,为后天而孵化”。

这两个模式让阿里保持原有业务的更新迭代,在快速试错中找新方向,并撬动新的创新周期。这个创新周期可能会很长,但从不缺席。

我们梳理了阿里主要业务的发展轨迹,从电商到支付宝、阿里云、菜鸟、盒马、钉钉、迅犀等,可以看出它的创新周期:从2019年开始,阿里转动了三条“履带”去撬动价值电商,聚划算的品牌百亿补贴、淘宝特价版的工厂直销、犀牛智造的C2M新制造。